黄初三年 ,译赏余朝京师,洛神还济洛川。赋原古人有言 ,文翻斯水之神,译赏名曰宓妃。洛神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,赋原遂作斯赋,文翻其词曰:
余从京域,译赏言归东藩,洛神背伊阙 ,赋原越轘辕,文翻经通谷,陵景山。日既西倾 ,车殆马烦 。尔乃税驾乎蘅皋 ,秣驷乎芝田,容与乎阳林 ,流眄乎洛川。所以精移神骇,忽焉思散 。俯则未察 ,仰以殊观。睹一丽人,于岩之畔。乃援御者而告之曰 :“尔有觌于彼者乎?彼何人斯,若此之艳也 !”御者对曰:“臣闻河洛之神,名曰宓妃。然则君王所见,无乃是乎?其状若何,臣愿闻之。”。
余告之曰 :其形也,翩若惊鸿,婉若游龙,荣曜秋菊 ,华茂春松。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,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。远而望之 ,皎若太阳升朝霞 。迫而察之,灼若芙蕖出渌波。秾纤得衷,修短合度。肩若削成,腰践约素 。延颈秀项 ,皓质呈露,芗泽无加,铅华弗御。云髻峨峨,修眉联娟 ,丹唇外朗,皓齿内鲜。明眸善睐 ,靥辅承权 ,瓌姿艳逸 ,仪静体闲 。柔情绰态,媚于言语。奇服旷世